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一次预算改革实践操作的自我创新

亮点突出、全面推进,是海南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就预算项目库系统实施的成效、省级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海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预算局局长吴一葵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记者:预算项目库系统作为海南省财政

亮点突出、全面推进,是海南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就预算项目库系统实施的成效、省级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海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预算局局长吴一葵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预算项目库系统作为海南省财政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最大的亮点,其实施前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吴一葵:长期以来,预算追加、执行主要以指标管理为主线,统计某个大项目的资金安排及支出进度情况,往往是很繁琐的事情。如红岭水库枢纽工程建设项目,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均有安排,省财、中央均有追加,在预算执行时中反映的是具体的多条指标,若要统计红岭水库项目的资金安排及支出进度情况,必须进行人工加工。这种以指标管理为主线的单一维度管理模式,人为地割裂了项目信息的完整性,项目总体资金情况、整体执行情况无法全面清晰地得到反映,不利于项目资金的统筹管理。

启用项目库系统后,建立起预算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促预算管理从“以预算资金分配为核心”向“以预算项目管理为核心”转变,有效改变了以往因财政内部分工而把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这些活动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弊端,实现了预算管理业务的有机衔接,达到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的目标。

以前年度,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项目储备和滚动管理机制,有可能出现预算单位为了争取财政资金将几年完成的项目在一年申报的情形,特别是项目的申报集中在预算编制环节,预算单位一般是在等待项目预算下达后,才开始项目的前期及实施工作,成为支出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我省项目库系统实行预算项目全日制全流程的开放、滚动式管理,有效支撑项目的提前储备和动态监控。

在原有预算管理模式下,一是没有稳定的预算项目管理体系,项目不稳定且年度间缺乏可比性,使得基于项目来制定绩效评价指标的难度增大,难以开展跨年度、连续性的绩效评价与管理。二是没有建立真正的部门绩效评价。原绩效目标仅仅建立在具体项目层面,没有建立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责的关联性,无法形成真正的部门绩效评价。

我省项目库系统在稳定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框架的基础上,融入绩效目标管理功能,做到项目入库绩效随行,构建起“事前目标申报审核和立项评审机制、事中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及事后评价工作机制”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对项目绩效目标的流程审核,实时跟踪和动态管理,有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进程。

记者:贵省在财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是如何统筹省市县甚至乡镇整体推进的?

吴一葵: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以大集中模式部署应用,全省财政核心业务应用均基于一体化业务应用平台设计、开发及实施应用,业务管理模式规范统一,实施模式上一般先省本级成熟后推广至全省,由省级统一提供各项支撑服务。全省各级财政使用同一套系统,业务模式、管理流程基本一致,保证了各项财政管理业务的一致性、规范性。在信息系统技术研发上,为确保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和财政数据的安全性,多年来,海南省财政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自主开发为主的建设模式,具有较强的自我掌控能力,掌握核心代码。财政核心应用系统自主开发的能力是我省信息化建设支撑业务灵活扩展、保障改革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突出优势之一。我省自主开发多项财政软件产品,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产品著作权证书。

记者:财政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贵省是如何确保资金花到刀刃上的。对于信息化建设,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吴一葵: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资金有限,为确保资金都花在刀刃上,我省按照“数据集中,分级管理”的大集中管理模式,在省厅配置高性能小型机和核心网络设备,构建了全省财政数据中心,由省厅统一承担省、市县、乡镇信息化核心设备、网络运行和维护管理,重点解决全省数据库、软件开发和核心高端设备建设费用,并安排全省实施推广经费。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全省系统建设及运行的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市县系统建设及运行的管理负担,解决了市县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有效支撑全省应用系统稳定运行。同时,按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市县级财政部门仅适当安排金财工程建设资金,确保本地日常运行维护需要的经费即可。

下一步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实时动态监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业务互联互通和协调同步,提高财政数据决策支持能力等方面工作,有力支撑和不断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骆伟琼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 精华数据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