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样板是这样打造成的——湖南省澧县标准化财政所创建纪实

“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详尽规范的办事指南,干练高效的办事风格……”今年6月5日,湖南省西洞庭管理区财政局一行6人来澧县考察学习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时,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至此,仅今年以

“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详尽规范的办事指南,干练高效的办事风格……”今年6月5日,湖南省西洞庭管理区财政局一行6人来澧县考察学习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时,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至此,仅今年以来,莅临澧县学习观摩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的单位就有10多批次。

自2011年以来,澧县已有9个财政所荣获省级创建先进,有16个财政所通过了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考核验收,该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也多次荣获省级先进集体。

重投入 夯实创建基础

今年6月的一天,澧县东港村9组村民李世华来到小渡口财政所一楼的惠民服务大厅办事,他感慨地说,来这里办事好方便,和前几年差别可大了,现在有凳坐,有茶喝,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墙上有电子显示屏,补贴的政策、制度、程序一目了然。

2011年前的小渡口财政所是一栋只有不足200平方米的旧房子,办公设施落后。2012年初,小渡口财政所纳入该县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范畴。县财政投资70多万元,乡镇自筹近50万元,建起了68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一楼惠民服务大厅,设有咨询台、茶水室、去向牌,安有电子显示屏等。二楼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办公室等各得其所。三楼宿舍,没有开会等特殊情况,除双休日外,财政所人员全天候为农民服务。

近年来,澧县财政局在乡镇财政经费的预算与安排上都给予了重点倾斜。从2010年起,投入资金逐年提高,2010年,投入乡镇财政所经费192万元,乡镇平均达到6万元,投入专项资金85万元,对5个乡镇财政所进行了维修、改造。2012年,投入乡镇财政所经费224万元,乡镇平均达到7万元,投入专项资金210万元,新建、维修改造了7个乡镇财政所。地理条件不尽相同的财政所都有了漂亮的办公楼,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明亮整洁的便民服务大厅。

正是财政刚性的投入,澧县标准化财政所建设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澧阳镇财政所所长汤开平对此直言不讳,以前财政所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办公耗材、设施维修等1年数万元的费用要靠“化缘”解决。现在有了专项经费,少了“化缘”的烦恼,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只要一心一意抓服务。

强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

“只要有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你就会获得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澧县财政局党组一班人形成共识,致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多年以来,该局遵循“调动不吃人情酒,提拔要靠真本事”的用人准则,强化乡镇财政队伍素质。今年才30岁出头的王家厂财政所所长刘敏,原来只是一名预算会计,但凭着自己能力和业务,扎实工作,2011年就从副所长的岗位竞聘为所长。

为了形成重视人才、鼓励成材的良性机制,澧县财政局针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结构老化的实际,从引进人才和鼓励岗位成长两方面着手加强人才管理。2011年,县财政局公开录用了7名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基层财政所。

新力量的注入为澧县乡镇财政增添了新的活力。同年,县财政局还开展了“两标兵一能手”的评选活动,通过激烈的角逐,有5名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荣获“服务标兵”、“业务能手”称号。2009年至2012年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有5名德才兼备的副所长被提拔为所长。

与此同时,澧县财政局还积极强化乡镇财政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服务本领。每年都科学地制订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计划,邀请县局业务骨干、党校教师、注册会计师授课,全面提升乡财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县乡财系统每年举办一次比账赛账活动,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提升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采取重奖中级以上职称考核合格人员、组织横向交流、外派干部学习等措施来促进干部职工学习,创建学习型财政队伍。今年3—4月,澧县财政局就如何提升业务规范标准化、便民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标准化举办了3期乡镇财政人员培训班。

乡镇财政队伍素质提高了,乡财县管、村级财务委托代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标准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付诸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2011年12月,澧县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在湖南省乡镇财政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2012年,由该县财政局编印的《乡镇财政所系统管理员应用手册》推介为全省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创建的培训教材。近两年来,标准化财政所建设的“澧县现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乡镇财政人员前来取经学习。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刘明中 通讯员 万传文 唐纯汉 通讯员 谭杰成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