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四川创新省级预算执行管理机制

本报讯 自2014年1月1日起,四川省在省级部门全面推行“依托账户,以收控支,分类管理”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重点强化对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的管理。截至6月底,已有108个省级部门、800个预算单位启用新

本报讯 自2014年1月1日起,四川省在省级部门全面推行“依托账户,以收控支,分类管理”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重点强化对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的管理。截至6月底,已有108个省级部门、800个预算单位启用新的收入管理系统,通过新系统已登记自有资金收入93.79亿元、办理支付45.24亿元。

为改进和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管理,有效解决自有资金管理缺位问题,从2010年起,四川省财政厅多次召开省级部门财务人员座谈会,清理预算单位1572个、银行账户4983个,征求厅内部门处室意见建议20条,完成立项课题报告1个。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提出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构建起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资金“三位一体”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

一是找准管理抓手。区别单位性质、账户性质、资金性质,合理确定纳入省级财政大平台管理的范围,以改变单位、账户、资金之间管理方式不统一、不公平的状况。编制自有资金年初预算,由部门管理处室审定后导入大平台系统,形成支出控制指标,预算单位按取得的收入在系统中如实登记来源,并在支出额度和收入来源内拨付资金,以全面、全程反映部门预算执行和资金活动情况。为将所有收支集中反映到某一确定的账户上,预算单位办理资金来源和支付必须以财政厅批准的账户为载体,未经批准开立或已经过期的账户,不得登记收入和办理支付,以增强单位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是建立管理制度。四川省财政厅于2013年11月印发《关于规范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各预算单位的管理类别、管理方式和资金范围。核心内容是:结合预算编制对单位性质的划分,将省级预算单位分为全面纳入系统管理类、部分纳入系统管理类、不纳入系统管理类三种类型。实行全面管理方式的单位,须将构成部门预算决算内容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全额核算资金来源,全面反映支出去向;实行部分管理方式的单位,只反映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收支;不进系统类的单位,各项收支均不纳入支付系统管理。对几种具特殊性的资金管理,从制度上进行分别规定。

三是搭建运行平台。按照新机制的目标要求,研究设计预算执行管理的流程和软件,立足大平台开发全新的收入管理系统,为新机制的运行搭建操作平台。今年4月,召开省级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座谈会,邀请10个省级部门交流新机制的推行情况,为新机制的运行搭建互动平台。在新机制运行过程中,财政厅指定专人负责处理预算单位反馈意见,现场解决特殊情况,对口指导开展业务培训、启用操作系统、规范预算执行,为新机制的运行搭建服务平台。

今年1月1日,新的收入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新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正式实施。从新机制运行半年的情况看,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预算执行情况得到全面动态反映。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新系统已登记自有资金收入93.79亿元、办理支付45.24亿元。从收入结构看:上年结余39.37亿元,占41.98%;今年取得的收入25.52亿元,占27.21%;暂存款28.9亿元,占30.81%。从支付类型看: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25.42亿元,占56.19%;上缴上级及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52亿元,占1.15%;经营支出1.63亿元,占3.6%;应缴国家金库及财政专户1.31亿元,占2.9%;本单位账户间划转6.52亿元,占14.41%;收入退付9.84亿元,占21.75%。各预算单位自有资金总体规模一清二楚、来源去向一目了然。按照新机制规定,应有985个单位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目前已纳入的单位数占比为81.21%。与省级部门上年决算列报的自有收支结余49.74亿元相比较,目前已登记39.37亿元,占应纳入系统的79.15%,与已纳入单位数量占比基本接近。已推行新机制的单位全面地反映了自有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

预算执行管理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新机制要求,各单位对范围内资金实行来源登记,办理支付时对应选择相应的资金来源,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收支关联性,为各单位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到位率、全面实时反映资金运行情况,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结合推行新机制,一些部门从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体系。

银行账户使用管理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按照新机制要求,未经批准开立或已经过期的账户,不得登记收入和办理支付,预算单位办理资金收支必须以财政厅批准的账户为载体,将所有收支集中反映到某一确定的账户上。这不仅增强了单位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银行账户的使用管理也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川财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