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不乏IPO重启的传闻出现。如有报道称,新股IPO或在18届三中全会前后重启;也有消息称,新股在国庆节后重启,80家已过会公司将在四季度发行完毕。无论如何,在新股发行暂停近一年,并且发行制度
近期,市场上不乏IPO重启的传闻出现。如有报道称,新股IPO或在18届三中全会前后重启;也有消息称,新股在国庆节后重启,80家已过会公司将在四季度发行完毕。无论如何,在新股发行暂停近一年,并且发行制度征求意见三个多月后,重启新股IPO离市场越来越近了。
发行人发行新股,无非是为了募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并投入到相关募投项目中。募投项目投产后,如果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无形中将有利于增厚股东权益,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事实上,今年创业板表现神勇,与诸多公司募投项目纷纷投产有关。虽然在招股说明书中,发行人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相关募投项目将投入多少资金,但实际上募投项目出现“变脸”的却不少见。
如一种情形为募投项目出现大面积“变脸”现象。振东制药不仅是首家因违规而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处罚的创业板公司,更是募投项目大面积“变脸”的典型代表。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振东制药四个项目需要募集资金3.06亿元,实际圈到手13.97亿元。四个项目中,有三个因各种原因要么终止要么变更,涉及金额2.55亿元。也说是说,振东制药八成募投项目出现“变脸”,几乎将招股书“全盘推翻”,其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另一种“变脸”情形即为募投项目的零投入。以创业板为例。355家创业板公司中,募投项目累计有2407个,其中有2137个项目或多或少有资金投入,但有270个项目至今零投入,占比超过10%。由于创业板公司普遍超募,270个募投项目零投入,显然不是资金方面存在短板。
其实,零投入的募投项目中,有的创业板公司上市时间较早。当初急不可耐地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最终却是零投入,在市场资源被大肆浪费的同时,也须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募投项目“变脸”早已成为市场的一种“常态”,一方面折射出现行新股发行制度的弊端。由于新股发行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辅导、上会审核、核准发行再到最后的发行新股,在经历一系列的“折腾”之后,某些上市公司当初的募投项目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时过境迁”,此时如果再将资金投入,无异于浪费,变更或零投入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市场监管方面的缺失与缺位。其实,为了成功上市,不少上市公司本来不需要或不想投资相关项目,但为了满足发行的要求,而不得不编造一个或者多个项目出来,这些项目最终成为“被变更”与“被零投入”的对象而受到抛弃,然而对于此方面的监管却很困难。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编造项目上市,其行为与绿大地、万福生科造假上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属于欺诈发行,也是对法律法规赤裸裸的挑战。
IPO重启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如何防范甚至杜绝募投项目频现“变脸”的现象,显然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特别是,对于编造募投项目造假上市的行为,一定要严惩不贷。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谈判完成
- 日本银行界将对北美页岩气项目融资 以削减电费
- 江苏泰州市PPP项目将获扶持
- 山东潍坊市水利项目探索PPP
- 规范公益性项目回购
- 湖北枣阳市做好民生项目履约验收
- 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丹寨美丽乡村为村容村貌“梳妆变脸”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俄罗斯为减少西方制裁影响发行新银行卡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