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吉林登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先照后证”红利有多大

“先照后证”红利有多大——吉林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今年以来,吉林省将“先照后证”作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大大提高了登记审批效率,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先照后证”红利有多大

——吉林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以来,吉林省将“先照后证”作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大大提高了登记审批效率,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

在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记者感受到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开办影院业务,公司需要在原有的工商执照上增加放映项目,增项涉及音像制品许可。按照原来的规定,必须事先得到广电部门的许可,但工商局先行发放了增项执照,这样一来,公司便能部分经营放映、餐饮业务了。长影集团财务处长张刚辉说,他们4月23日到工商局送材料,24日获颁执照,25日影院就正式营业了。

“先照后证”,即给企业先发营业执照,再去办理各项许可,打破了原有的“先证后照”格局。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说,“表面上是政府改变了市场主体准入的时序,实质上是改变了对待市场主体的思维。‘先照后证’作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提高登记审批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也能够推动监管方式创新,促使监管重心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移,从而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在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吉林省工商部门从理论上突破了“先照后证”的依据,认为每个市场经济主体都有两个资格,即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作为主体的个人或单位法人都有从事某项工作、职业、活动的资格,它不必附加在经营资格上。

吉林省工商局借鉴这个理论,在全国最早先行先试工商注册改革。

早在2012年8月,吉林省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市场主体壮大的试行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零首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2013年初,为扶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吉林省工商登记窗口推出了“三零服务”,即注册资本零首付、登记注册零收费、市场准入零障碍,累计为市场主体节约资金近亿元。今年5月16日,吉林省又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商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推行了包括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等8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2012年以来,白山方大集团在长春开设了7家门店,按规定要办理7个营业执照。这家公司的会计经理告诉记者,7个执照意味着要交7份办照的资金,包括注册资本金等,后续还要有专人跟踪管理。改革后,把7个执照合并为1个执照,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臧忠生告诉记者,“我们放了权,赢得的是效率。吉林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80%以上的登记业务即来即办,当日办结。过去半年新登记注册10万户,现在用4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办证门槛低了,如何提高监管水平?吉林省工商局总结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办法:建立各部门登记、许可信息推送系统,信息共享,打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宽进严管”,用信用杠杆破解监管难题,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信息公共平台几个月来点击就突破了130万次。“加大企业失信成本最有效,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管德华说。

工商登记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让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也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今年3至6月,吉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0.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金9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和74.5%。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比82.8%,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93.1%。促进创业就业和农民致富效果显著,带动就业39.7万人,全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438户,带动10.1万农民增收致富。

点评

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吉林省的实践表明,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等,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门槛,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点燃创业热情,激发市场活力。从长远看,这项鼓励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市场主体的改革,还将进一步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零门槛”绝非“零监管”。要想让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宽进和严管必须双管齐下,从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让诚信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茁壮成长”,让失信企业在信息公开中“无处藏身”。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己平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