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系国际金融史上里程碑事件与IMF、世界银行分庭抗礼

7月7日,中国副外长李保东就日前盛传的、金砖五国将在7月15日开幕的巴西福塔雷萨峰会上就正式启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事作出公开表态,称五国就此已达成共识,但“仍存在一些分歧”。国际间普遍认为,福塔雷萨峰

7月7日,中国副外长李保东就日前盛传的、金砖五国将在7月15日开幕的巴西福塔雷萨峰会上就正式启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事作出公开表态,称五国就此已达成共识,但“仍存在一些分歧”。国际间普遍认为,福塔雷萨峰会上五国将正式签署启动协议。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构想,是2012年印度新德里金砖国家峰会上首先提出,2013年南非德班峰会上成为“金砖热门话题”的,这一构想由虚变实的过程,也恰是“金砖”逐步加强成员国间金融合作的过程:2012年的新德里峰会,与会国签署了各国间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协定,而2013年的德班峰会上除了开发银行,与会国还提出了建立金砖国家互助基金和金砖国家共同评级机构等构想。

正如路透社等国际机构所评论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将标志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框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而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行这一长期由欧美国家把持主导权的国际金融体系构成挑战。事实上,该银行构想的虚变实,同样也体现了这种挑战的逐步清晰化、成形化:2012年新德里峰会,“金砖”首次公开提出加速改革IMF/世行机制,本着公开、择优原则推选两大机构最高领导人等共识;2013年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内、一揽子构想的推出,则更直接表明了“金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欧美在IMF/世行机制框架里有限的让步和安抚,而要“别开生面”、构建另一套相对平行的国际金融架构;即将召开的福塔雷萨峰会倘果真能签署启动协议,则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国际金融架构首次出现分庭抗礼的局面,并成为国际金融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国际贸易壁垒阻碍金砖国家发展,西方不断利用现行体系转嫁风险

“金砖”们之所以克服种种干扰、阻力和相互间的巨大分歧,在短短两年间将这一构想从蓝图一步步落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工业化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和金融困局,原本在经济优势地位下倡导的“自由市场”、“贸易无国界”,如今却日渐为发达国家五花八门的贸易、投资壁垒和保护主义所代替,对“金砖”等新兴国家而言,昔日曾成为其发展“助推器”的IMF/世行体系,也因此反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壮大的障碍。

其次,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美、欧、日各国为求自保,不断利用其在现行体系中的支配权、规则制订权,玩弄以邻为壑的把戏,如通过量化宽松转嫁金融风险,通过强制减记债务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对工业化国家的储蓄、投资“赖账”,等等,这让“金砖”们日益感到,将自己的经济繁荣一味“挂靠”在旧秩序、旧模式上,风险实在太大。

第三,曾长期寄希望于在IMF/世行旧体系中逐步增加话语权的“金砖”们,开始对增加的速度、幅度,和工业化国家的诚意产生怀疑和不满。“金砖”在IMF/世行的发言权、份额增加,始终达不到和经济实力相称的地步,在美国一家独大的世行,金砖五国投票权相加(13.19%),尚不足美国一家(15.85%),且美国始终不愿将自己的投票权削减到“否决门槛”之下,这无形中限制了“金砖”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潜力。

正因如此,尽管至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仍是锅“夹生饭”,各成员国也摆出一副“怎么也要吃下去”的姿态。

资金、权力分配方面分歧明显

货币政策、发展战略等未有共识

但夹生饭毕竟是夹生饭,所谓“分庭抗礼”即便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形后的一段时间,恐也仅具备象征意义。

直至今日,“金砖”们也未在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发展战略上协调步骤,非但未能统一在美元以外的某个“金砖结算货币”上结成货币联盟,甚至各国本币间的自由兑换、流通也未做到;IMF和世行总裁选举前,“金砖”们都曾喊出“打破垄断”、“公开择优推选”的口号,但不旋踵便各行其是,被工业化国家各个击破。团结的口号喊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是千难万难。

正如巴西方面此前所暗示的,金砖各国在资金、权力分配方面分歧明显,德班峰会上仅仅达成“启动资金500亿美元”的共识,却未就究竟是平摊还是按GDP总量分摊达成一致。尽管巴西方面会前透露,各成员国已接近形成平摊、平权的妥协,但如此一来,这个银行的效率和未来增长潜力都可能受到牵制——因为资金总量将势必受到五国中最穷一国负担能力的制约。

在德班峰会上,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曾感慨“细节出魔鬼”,这句话并未过时:直至今日,“金砖”们甚至未能就未来银行总部设在哪里达成共识,这样的一个细节同样表明了一个现实——挑战IMF/世行体系,“金砖”们还差得远。

当然,挑战既已开始就不会中辍,“金砖”国家间相互投资目前尚十分有限,一旦这一“短板”得以弥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前景,也会变得更加光明。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