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互利共赢的金砖金融新举措

国际财经聚焦: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两项金融新举措成为此间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诸多成果中的一大亮点。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投融资,为其打造金融防火墙,金砖五国推出的两大金融新举措既利于自身发展,也为

国际财经聚焦:

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两项金融新举措成为此间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诸多成果中的一大亮点。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投融资,为其打造金融防火墙,金砖五国推出的两大金融新举措既利于自身发展,也为“南南合作”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新举措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21%。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同时,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金融随之成为热域,在推动金砖国家互融互通的同时,也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新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即探讨国际金融改革之策,2012年的主要议题之一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2013年提议建立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本次福塔莱萨峰会两大设想一同变为现实,金砖“金融因子”引人注目。

根据安排,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核定资本是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是500亿美元并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银行总部将设在上海,非洲区域中心将设在南非,行长在金砖国家中轮流产生,首任行长将由印度提名,首任理事会主席将由俄罗斯提名,首任董事会主席将由巴西提名。各成员国财政部长将负责制订该银行的具体操作规程。

银行的性质类似于世界银行,旨在支持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初始资金来源于创始成员国,未来增资则依靠金融市场或成员国政府。

根据金砖五国签署的协议,应急储备安排的初始资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各国最大互换金额为中国410亿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这一安排日后有望成为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防火墙,有助于其应对外部冲击,也将对全球金融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内外因素

金砖国家试图“打破西方把持的金融体系”,部分西方媒体的这一解读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即金砖国家加强金融合作的“内在需求”。巴西外交部区域间机制负责人达米科就表示,成立开发银行将帮助新兴经济体进行项目融资,各国平均分配认缴资本的方式利于维护银行的公正性。

金砖国家禀赋各异,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这给五国拓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五国的市场、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相结合并辐射到外部,世界经济将出现新的“增长源”,也将带动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和金融多极化。同时,金砖国家的共同特征是金融市场不很成熟,应对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寻求全方位合作实为必然之举,金融的催化作用必不可少。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达成的改革方案,其约6%的份额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代表性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但由于美国国会迟迟不予通过,导致改革被迫搁置。而IMF改革得不到落实,将影响到IMF增资扩容,导致IMF没有足够火力对抗危机,不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在美国逐渐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背景下,许多新兴经济体需要一个金融防火墙以缓解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应该说,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已无法匹配世界经济新格局,“南北鸿沟”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大因素,这也让新兴经济体认识到完善这一体系的必要性。《福塔莱萨宣言》就指出,2010年决定的份额改革迟迟未能落实,已对IMF的公平性、可信度和办事效率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互利共赢

金砖国家的金融新举措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金砖国家在财金领域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既利于五国,也将产生正面外溢效应。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教授马丁内斯认为,金砖五国决定成立开发银行是一件好事,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的份额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他希望开发银行能向墨西哥等非金砖国家开放。

巴西总统罗塞夫强调,开发银行的成立不针对任何组织。印度总理莫迪说,开发银行的运作将植根于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验,不仅仅致力于金砖国家发展,还将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援。

南非总统祖马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一种全新融资举措的诞生,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事件。当天签署的包括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等一系列协议标志着五国加强了在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将帮助各国继续解决不平等、贫困和失业等挑战。

有专家认为,该银行的成立还为金砖国家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合作平台,提高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有益补充,而非替代。基于平等包容的金砖国家金融新举措将推动国际社会“新气象”显现: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治理更加有效、国际关系更加民主。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陈寅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