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依法理财的“表”与“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黄民锦

依法理财,作为名词的它,大家都较为熟悉,它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依法理财的“表”。但作为动词的它,人们又不甚了解或理解,即依法理财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来确保依法理财在构

依法理财,作为名词的它,大家都较为熟悉,它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依法理财的“表”。但作为动词的它,人们又不甚了解或理解,即依法理财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来确保依法理财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制度性支撑作用,什么是依法理财的“里”,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依法理财的“表”

在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依法理财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的执行载体。但这仅仅是表象,这种空泛、抽象的认识难免以偏概全,远未能全面、系统、深刻地反映依法理财的本质和核心,更不能代替或等同于依法行政,导致依法理财执行力的虚化,“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在某些人看来,依法理财,更多的是强调行使财权的命令性,而忽视它的责任性。一提依法理财,思维就定位于依法治事,依法治民,只讲管理,不讲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以势凌人,以权压人,特权思想和“财老大”思想较为严重,财政部门个别干部职工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主要缘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受制于计划经济和社会法治观念、财税法不甚发达,体系不完备的影响。

依法理财的“里”

目前,财政领域积累的矛盾较多,根源在于财税法治化程度太低,财政收钱和花钱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基础和监督约束机制。依法理财最基本的要求是厘清财政定国本,这是因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围绕理财权力的依法取得、理财程序的依法确定、理财行为的依法作出、理财责任的依法承担,努力实现合法理财、合理理财、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目标,这就是依法理财的“里”。

正确处理依法理财的“表”与“里”

健全法制是现代国家治理最本质的要求,也是财政改革的首要任务。依法理财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是生财、聚财、用财三个方面的结合点。坚持依法理财需要严密的制度设计,繁琐的运行程序,要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做到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依法治理与依法理财相结合,做到“里”与“表”高度契合,保障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

一是确立依法理财的思维和方式。“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依法有据”,注重运用法律精神、原则规范、逻辑分析方法来处理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解决财政领域复杂问题;运用战略思维谋划财政全局问题;运用法治思维来处理财政改革棘手问题,运用底线思维划定原则问题;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财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贯彻税收法定原则是构建法制社会的突破口,在税法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上,要遵循权力法定的原则,做到主体法定、权限法定、内容法定、责任法定。

二是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要具有全面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特点。良法善治是依法理财的核心价值所在,问题导向是制度创新的支点。努力探索完善财政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审计监督、绩效监督,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救济机制。适应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适应简政放权的需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权力清单制度,让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焕发出市场活力,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加厚财源土层,为依法理财提供“活水”。

三是构建依法理财与民意良性互动的机制。其一,加大立法公开力度。立法的基本功能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和汇集,公开是依法理财建设的程序性要求,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公共财政的特性决定了公开原则的必要性,公民参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依法理财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财税法律,尤其是税收法律体现了纳税人与政府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基本部分,现有财政法律法规可谓不少,但缺乏针对性和人文关怀,制度的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度不够,全面性、规范性不够。要以制度供应回应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期待。其二,加大对“三公”消费和政府采购等财政信息全面、及时、详细、完整披露,让人民监督理财权力,让理财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引入绩效考评办法。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式和方法,探索设立依法理财法治指数,将庞大繁琐的财政法律制度规定和运作高度浓缩化,变成一些可以量化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指标,使法治水平有尺度可衡量,以改变目前法治水平评估主要依靠主观性判断的“表面”现象。

五是提高法律执行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努力营造一个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氛围。要破除特权思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构建立法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力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依法理财运行机制,把理财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提升财政系统法治水平和依法理财能力,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程。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