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改革,他永远追求“升级版”——记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厦门市财政局干部曾希扬

四年一次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评选,是财政系统的一件大事。能赴京领奖,对许多财政人而言都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然而,在去年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

四年一次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评选,是财政系统的一件大事。能赴京领奖,对许多财政人而言都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然而,在去年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有一位胜出者却缺席了这样一场盛会。在本该迎接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他却因工作劳累致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他,就是厦门市财政局预算处干部曾希扬。2003年以来,他连续7年被考核为优秀公务员;厦门首次对69位优秀公务员予以立功表彰,他名列其中,之后又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刻苦钻研的“曾指标”

就是这样一位“硕果累累”的“老先进”,当记者提出要对其进行采访时,曾希扬却说:“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不太满意,没想到领导给我这么大的荣誉。”

曾希扬1995年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分配到厦门市财政局工作,16年来一直奋战在特区财政的第一线。毕业之初,他被安排协助老局长编辑特区财政志。这一年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他告诉记者,在老局长手把手的指导下,他们对特区几十年的财政发展做了梳理,从而让他对整个厦门财政改革的发展和传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他又担任过财政专管员,并在行政政法处工作过一段时间。2002年,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他又参加了全国公共管理硕士联考,之后的3年,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2003年,他被调整到预算处从事预算管理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财政干部,曾希扬深知信息技术对财政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实行部门预算改革以来,预算细化程度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如何将财政改革和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财政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财政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到预算处后,他敏锐地找到预算指标管理这个关键点,牵头开展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计算机运用日新月异,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要在熟悉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与财政业务紧密结合形成可操作的软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掌握计算机知识,曾希扬夜以继日地学习和钻研计算机业务,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查信息、找资料,与计算机有关的笔记堆满了书桌,和同事谈得最多的话题,除了指标系统还是指标系统,同事都笑称他为“曾指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4年指标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既减轻了指标登记和重复审核的巨大工作量,又规范了指标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了对预算指标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为改革“钻起了牛角尖”

“曾指标”的头衔还未淡去,曾希扬的追求又有了新目标,一项新的财政改革又让他开始“钻起了牛角尖”。

随着在预算处工作的深入,曾希扬发现,如果能通过信息化系统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将能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财政资金。为此,他开始将大量业余时间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系统设计。

与指标管理系统开发相比,这次的工作量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一体化信息系统几乎涵盖了财政运行的全过程,要把财政业务笼在一个平台上,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绝不仅仅是原有管理模式的软件化,而必须在梳理财政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预算、执行、监督三分离为主线,对财政整体业务进行系统梳理,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管理。然而,这正是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焦点和难点所在。

倔强的曾希扬循着“最短路径、最少环节、最简程序、最优方案”的目标,牵头对财政具体业务模块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和优化,从程序安排、节点设置、工作标准、权限规定及监督制约机制着眼,梳理形成了大大小小共39个预算管理流程,为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尽快搭建起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框架,他加班加点,查找资料、组织讨论。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记不清组织了多少次激烈的讨论,终于系统提出了资金分类管理及子系统之间整合衔接等多项建议和系列配套管理办法。

2010年,一体化财政信息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不仅实现了预算指标和集中支付无缝衔接,而且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还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资金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提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过去,想要了解某项重点支出情况,必须通过相关处室经办人员分别查找并逐笔汇总,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也得耗上一两个小时的功夫。现在只要点击鼠标,几分钟便能搞定。

将绩效考评“升级”为综合考评

随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推进,绩效评价成为财政管理的全新领域。然而,这项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改革,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模式可套,但曾希扬没有犹豫,以他不服输的个性开始了新一轮探索。

为搭建起适合厦门实际的评价模式,曾希扬选择了绩效评价作为硕士学位攻读的主要方向。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绩效预算管理经验,深入分析其他兄弟省市的做法,大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设想,牵头制定了《市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绩效考评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设计了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2005年以来,厦门市财政局共对217个项目实施了事前绩效审核、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绩效检查,其中条件不成熟的项目被否决,预算不实的项目被“瘦身”,累计核减资金1.7亿元,初步搭建起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和财政监管新机制,提高了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但追求完美的他并不满足,在记者采访前几天,曾希扬刚刚和同事们完成了一项“新发明”的“落地行动”——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已经公布。由于前期制度设计的细致和准备工作的充分,完成考核后,没有一家单位对考评结果表示异议,大大推进了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考评是绩效评价的“升级版”。2009年,由他主笔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综合考评暂行办法》发布,考核内容不仅涵盖绩效评价管理,还包括预算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会计基础管理、资产管理、决算管理、对下属预算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等方方面面。2011年年初,经过一番修正,办法正式实施,这也标志着厦门财政的绩效管理由资金管理延伸到主体监管,与市对区财政综合管理考评及市财政局内部绩效考评,共同构成了厦门市财政独具特色的立体化绩效评价体系。

不仅是绩效评价,曾希扬在其他工作中也一直在追求“升级版”,这也是他能够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秘密”所在。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如春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