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英国CP3股权投资基金及其运作模式(下)

三、投资规划与业绩评估(一)投资规划CP3的两个营利性主基金的投资规划如下:(二)业绩评估CP3的资金接收方(项目或子基金)定期提交财务和其他报告,在此之后,由英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与亚行、IFC等出资

三、投资规划与业绩评估

(一)投资规划

CP3的两个营利性主基金的投资规划如下:

(二)业绩评估

CP3的资金接收方(项目或子基金)定期提交财务和其他报告,在此之后,由英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与亚行、IFC等出资方一起组成评估指导小组,对投资组合中每个公司或子基金的业绩做出评估。

除内部回报率等财务指标外,除了常规的评价指标,CP3平台的评估机制还纳入了一些关键业绩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撬动的私人融资、分产业和部门基金的业绩、发展中国家气候部门具体的上下游投资数量、发展中国家创建的子基金数、二氧化碳减排量、上网及未上网低碳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节能量、创造的就业机会等等,非常细致周全。

四、面临的挑战

CP3在英国、乃至国际社会,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由公共资金主导发起的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其形成经过及业务模式值得借鉴。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还没有更多的关于CP3向社会融资情况和市场业绩的实际数据,但是,利用已经公开的信息,我们仍然可以分析看明CP3所面临的形式及挑战,这同样也是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其他股权投资基金所共同面对的形势及挑战。

(一)撬动社会资本

具体来看,CP3平台在设置上吸取和借鉴了不少其他公共背景基金的经验和教训。比如,2009年,英国政府设立了创新投资基金和两只私营部门基金投资中小企业,这个创新投资基金平台第一轮融资筹集到3.25亿英镑,其中只有500万英镑来自私营部门,仅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一多一点。而之所以导致其撬动社会资本失败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基金只关注了清洁技术创新领域,而清洁技术创新比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大得多。二是相对于其他同类的欧洲私营技术基金,创新投资基金又没有提供相关附加价值来吸引投资者。为此,CP3有效地规避了创新投资基金的这些弱项,更加致力于投资创新与基础设施的投资组合,完全不是充当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角色,而是采取与具有实战经验的IFC和亚行建立合作的积极方式。另外,CP3还规避和吸取了欧洲投资银行下设的全球能效和新能源基金(GEREEF)的教训,因为英国政府认为,GEREEF在顶级层面未能吸引到社会资本,其中一个原因是投资委员会成员来自公共部门,而这本身应该是回避的。因此,CP3的机构设计中,要求将投资决策权力全部交给聘用的基金经理,从而不受到政府干涉。

不过,应该看到,CP3自身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杠杆率本身并非衡量公共基金效率的最好的指标,因为过分关注实现高杠杆率会扭曲融资和投资的重点。而高杠杆率意味着社会资本对项目有更大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会带来各投资方沟通协作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基金经理在商业目标和其他目标(如缓解气候变化、减少贫困和政府能力建设)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时更为困难。二是CP3有近半数资金将以组合基金的形式用于间接投资,意味着投资者要负担顶级基金和子基金双重的管理费,因此CP3必须展现出较强的选择子基金的能力,才能为投资者实现“物有所值”。看清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项目选择和评估

在项目选择上,尽管低碳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很大,但是财务上可行、易于获得融资的低碳项目数量依然有限,这可能导致CP3各投资规划不能顺利实现。为了有效防范这一问题的出现,CP3设立激励措施,鼓励基金经理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

在项目评估上,准确客观地进行量化估值较为关键。CP3借用市场标准,将节能量收益(按电价计算)和碳减排收益(按碳交易价格计算)折算到项目估值中。但并非一概而论,如对一些发展性、社会性的指标,对健康、就业、能源安全等的影响,因为市场并没有公认的折算为现金值的方法,所以暂时没有设置评估指标。

(三)投资退出机制

与所有股权投资基金一样,英国CP3投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退出项目,如出售给第三方或者上市。退出的延迟会影响回收资金再投资的可能性,降低财务回报。CP3基金经理在选择项目时,将项目是否有市场买家和可行的退出机制作为了一项考虑因素。但是即便如此,英国政府投资方也承认,如果外部经济环境不够理想,投资退出就会变得困难。CP3设立时发布的基金回报模型中,并未将回收资金再投资计算在内,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和初始合作方亚行、IFC都做了长期投资的准备。(本文“上”见本报11月15日二版)(温刚李文杰李亮子)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