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严重分化

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但复苏严重分化: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但欧洲经济复苏遭遇挫折。三季度全球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复苏分化现象加剧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态势。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强劲

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但复苏严重分化: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但欧洲经济复苏遭遇挫折。

三季度全球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

发达国家复苏分化现象加剧

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态势。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强劲反弹至4.6%,受此影响,市场信心大增。市场调查机构马基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9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55.8、57.9和57.5,其中8月份57.9触及52个月的高点,说明美国经济存在持续扩张的动力。7月至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均值为22.4万人,9月份失业率为5.9%,跌破6.0%的心理大关,比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下降4个百分点,就业市场的改善取得显著进步。

随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增强,9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从250亿美元降低到150亿美元。

欧洲经济复苏遭遇挫折。欧元区持续1年的经济上行态势在第二季度末开始逆转。7月至9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一路下滑,其中9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50.3,创14个月以来新低,仅略高于荣枯线。受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的影响,9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下降至99.9,低于长期均线100,创10个月来新低。

意大利和法国经济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为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欧央行9月4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在消费反弹带动下略有回升。截至9月,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50荣枯分水岭上方,8月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2,创3月以来的最快增速。预计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4.1%,但鉴于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至-7.1%,日本经济在调整消费税之后的复苏并不理想,日元贬值增加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进口成本,海外购买成本上升部分挤压了国内消费。

新兴经济体面临不同程度的下行压力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继续承压。俄罗斯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并趋于停滞,7月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于回升至50枯荣线之上达到51.0,并在8月得以继续保持,但是9月则回落至50.4,显示未来制造业活动可能会出现好转,但依然不够稳定。

在经历第二季度的经济萎缩之后,巴西经济有望回升转正,但投资和工业活动的萎靡不振决定其经济反弹力度不大。8月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至50.2,但9月再次回落至49.3,重新跌至枯荣线之下。

印度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升至两年来最快,但作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量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在第三季度出现回落,预示印度经济可能会有所减速。7月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跃升至53,达到数月的高点,但8月和9月则回落至52.4和51,虽然仍在50枯荣线之上,但显示未来制造业活动活力可能有所下降。

由于主导产业矿业生产备受打击,下半年南非经济会受到影响。虽然8月和9月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重新回升至51.1和52.6,但经济可能不会出现根本性好转。

新兴经济体仍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紧缩态势。第三季度俄罗斯和巴西的通货膨胀仍处于上升趋势,南非整体通货膨胀率在经过7月份短暂的下降之后,8月重新回升。印度通货膨胀处于下降趋势,8月已经降至7.8%,连续3个月处于8%以下。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和南非央行均在7月上调其基准利率,而印度和巴西则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但仍处于利率上行区间。在经济减速和通胀压力之下,各国进一步的货币紧缩空间已十分有限。全球金融市场总体表现平稳

美国经济相对出色的表现和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困局和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需求形成强烈对比。在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导致美元一路走强,美元指数在第三季度从80上升至86。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总体表现相对平稳。全球债券和股票市场波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2014年第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11.6%,其中铁矿石价格下降超过30%,煤炭、大豆的跌幅也在10%以上,延续了上季度的跌势。供给增强、对未来需求增长的担忧,再加上美元升值,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预计下一季度,石油、铁矿石、铜等主要商品仍然将延续供给充分这一基本面情况,大宗商品市场短期内难以获得较强的上升动力。

下阶段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严重分化使得全球金融环境更为复杂

目前,美欧货币政策出现截然相反走向,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将结束之际,欧洲央行开始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与此相对应,日本货币政策处于十字路口,全球金融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产生贸易和金融外溢效应,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的背景下,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从贸易渠道来讲美国经济复苏可以增加对新兴市场的外需,有利于拉动其经济增长。但是金融渠道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在量化宽松政策结束之后,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进程即将开启,这将增强资本回流动力,并带动全球市场利率上升,同时美元也出现升值迹象,这对于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其金融部门构成新的挑战。同时,鉴于欧洲刚刚开始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欧元区结构改革效应的释放依然缓慢,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欧元区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失业率下降缓慢,且长期处于低通胀水平,都使得市场对欧元区再次陷入衰退的预期加强。为应对低通胀和经济增长动力弱化的威胁,欧央行9月4日推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但如果没有深入改革的配合,欧元区经济增速短期内出现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

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结构改革压力上升

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之前高度依赖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技术外溢与有效需求补充,这种依存关系既帮助它们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使得危机到来时,有效需求不足、产能相对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凸显。目前,虽然发达经济体步入复苏轨道,但新兴经济体由于通胀、本币升值等原因不断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原有粗放式的资源、能源高度消耗型的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深入的结构改革使经济发展重新恢复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高蓓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