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打车软件骤然遇冷:24亿元补贴留不住消费者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文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统一接入管理”,使打车软件合法市场地位正式确立。然而,打车软件合法化的同时,曾经热火朝天的打车软件黯然遇冷。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两大打车软件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文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统一接入管理”,使打车软件合法市场地位正式确立。然而,打车软件合法化的同时,曾经热火朝天的打车软件黯然遇冷。

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两大打车软件停止乘客现金补贴,滴滴打车已补贴了14亿元,快的打车补贴超过10亿元。在经历了数月激烈的“烧钱大战”之后,24亿元补贴却未换来消费者的黏度,打车软件市场如今正走到发展的十字街头。

补贴“高台跳水”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从原本最高13元变为7月起的零补贴,乘客端和司机端补贴的取消直接影响了双方的积极性。监管部门“堵截”也不容忽视。多个城市陆续对打车软件做出了种种规范措施。

在打车软件市场遭遇“高台跳水”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消费者和司机的热情,应对逐渐成为业内新热点的拼车软件和租车软件的竞争,这些都是打车软件今后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专家指出,打车软件在“烧钱大战”后,在继续培养和保持用户习惯方面需要更多的创新。

与此同时,打车软件在创新自身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经受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考验。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商务租车业务,包括Uber在内的外资打车软件巨头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也都给打车软件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冲击。

此外,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不仅要求逐步实现即时召车需求信息只能向空载出租汽车推送和播报,还要求逐步实现各类电召需求信息通过统一的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转、全过程记录和播报。这一条也被视为官方有意“收编”打车软件,给打车软件的未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面临新的挑战,但业内专家指出,打车软件的便利性与智能化已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新的出行习惯。补贴并非打车软件发展的唯一条件,培养用户黏性也并非只此一途。下一步打车软件市场能否发展,取决于能否重新找准定位,并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宗禾)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