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构筑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醴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013-07-08【核心阅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醴陵市委

2013-07-08

【核心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醴陵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当作事关百姓福祉的头等民生大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狠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水平,狠抓基层食品日常监管,不断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2012年,该市被株洲市政府评为食品安全工作红旗单位。

一份份健康安全的食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醴陵老百姓对此赞誉有加:“我们这里的食品,吃着放心。”

构筑城乡网络,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实行的按职责分段管理模式,缺乏协调、制约、监督机制。

以生猪为例,从养殖到餐桌,至少经历5个部门监管,其中养殖环节归农业部门管理,商务部门负责屠宰,到了市场则归工商部门管理,到饭店食堂上了餐桌,又成了食药监部门的责任,其间,又有质检部门的责任。

醴陵市食安办成立以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将分段监管容易出现的监管空白、职责交叉等作为协调重点,堵塞监管漏洞,促进各环节监管措施的衔接,推动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密织食品安全监管网。

该市制定出台了《醴陵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醴陵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将食品安全纳入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严格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统一、高效、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的建立,改变了以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叉和监管不到位的局面,意味着醴陵“无缝监管”模式的到来。

综合协调,实现“无缝监管”

2月19日下午5时许,醴陵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一名猪贩子在嘉树乡收购未经检疫的生猪正运往城区销售。该所迅速组织力量拦截,在必经城区的万宜村路口当场查获一台藏匿7头淘汰母猪的农用车,避免了未经检疫生猪流入市场。

重拳出击抓整治。去年,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600多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010家,办理各类相关案件365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57家,没收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1530多公斤,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人,规范了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季季有重点安排,月月有主题行动。该市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不间断地开展散装食用油、“瘦肉精”、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校和学校周边食品、肉品市场和“病死猪”、米粉和豆制品等专项整治。

醴陵人爱吃米粉,为了让居民吃得更安心,去年,醴陵发布《醴陵市米粉生产加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严禁无证生产经营米粉的通告》等系列文件,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米粉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证米粉黑作坊7家,扶持培育4家规模米粉企业。在肉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大“病死猪”专项打击力度,成功查处2起涉嫌生产、销售病死猪肉大案,销毁死因不明猪肉5.12吨,刑拘3人,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

加大执法力度,消除餐桌“污染”

6月5日,醴陵王仙镇香水村返乡农民工李伟为七旬母亲过生日,乡亲们愉快地吃着“寿宴”,感受着生日的欢乐。看着乡亲们喜悦的笑脸,李伟欣慰地笑了。

在全国出现各种食品安全案件后,李伟有些担心当天20桌的“寿宴”的安全问题,他打电话向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站进行备案。接到消息后,安全监管站工作人员及时上门了解“寿宴”的原材料采购、厨师的健康情况,实地察看操作间环境卫生,确保了“寿宴”的安全。

强化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醴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坚持条块结合,将责任落实到乡镇、部门、企业,做到乡镇、街道政府对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职能部门对各领域的食品安全负主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负第一责任,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把监管触角延伸至乡村等监管力量薄弱地区,加强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醴陵市财政投入专项经费60万元,支持30个乡镇、街道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站。各乡镇街道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人员编制、有工作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成食品安全监管站建设任务,配备乡镇专干30人,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员398人,充分发挥调查摸底、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信息反馈等作用,有效提高了基层监管能力。

从源头上把关,加强安全检测

样品粉碎、振荡提取、样品测试、结果判定,抽样农产品从几种仪器里“走一遭”,40分钟后就显示出农药残留是否超标。7月1日,在醴陵市富里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身着“白大褂”的检测员告诉记者,每批蔬菜成熟上市前都必须过检测这一关,之后还要像给宝宝办“出生证”一样,办一个“准出证”,才能外运销售。

2011年,醴陵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标识制度,农产品经检测合格后贴上10位数字组成的编码标识,分别代表生产区域、乡镇、村、组和产品名称,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电话进行查询。

目前,该市已建立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每个站负责3到4个乡镇(街道)的农产品检测,年检测样品2万余个。

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该市定时定期开展对各类食品的抽样检测,去年完成食品检验检测2万多批次,食品抽检平均合格率达到99.37%。

着力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今年,该市市乡两级都明确了机构和人员,集中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规范管理等工作,落实食品摊贩登记卡制度,抓好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日常巡查和管理,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

深化宣传引导,提升食安意识

6月17日,骄阳似火。醴陵“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当天,醴陵市食安办牵头,组织工商、质监、农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大型食品安全板报展览,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顶着烈日,现场“摆摊”接受群众咨询,并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在“宣传周”期间,该市食药、工商、质监、畜牧等部门先后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服务、咨询讲座等形式,帮助消费者提升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活动目的在于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食品监管齐抓共管的舆论氛围,把醴陵市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醴陵市食安办主任吴海江说。

发动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工作,醴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开展创建“示范企业、示范街、示范村、示范店、示范食堂”活动,在乡镇设立食品安全宣教室,开设健康饮食合理用餐科普宣传栏;在食品经营单位悬挂温馨提示牌,提示群众合理安全饮食。

全方位加强培训,提升涉食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一年来,该市共培训食安专干、监管员、信息员1800余人次。各监管部门牵头,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2.6万余人次。

今年初,为贯彻《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该市集中开展学习贯彻《条例》系列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对30个乡镇街道食安站长、村组信息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制作宣传板报24块,发放宣传手册5万份,推进《条例》进社区、进村组、入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图片均由醴陵市食安办提供)

字体:大 中 小 稿源: 株洲网 作者: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逸峰 张洁 刘智泉 邓华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