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十年扶贫开发大事记(2002-2012年)

(1) 2002年2月2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内设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单独设置,升格为副部级。(2)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1) 2002年2月2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内设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单独设置,升格为副部级。

(2)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3) 200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当届政府对任期内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高度概括: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他建议下届政府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4) 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雨雪天气。大雪造成交通中断,草场被掩埋,牲畜牧饲困难,给灾区群众的生活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3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进一步解决受灾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通知》,要求各地扶贫部门必须把尽快解决受灾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作为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5)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6) 2004年国家明确提出,扶贫开发要结合新的扶贫形势和任务,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把扶贫开发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

(7) 2004年5月26日,全球扶贫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五点减贫主张。会议发表《上海减贫议程》,呼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机构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加快、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坚决、具体的步骤,实施加快增长和减贫的政策与行动。

(8) 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9) 2004年11月初,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在陕西召开。时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在会上将整村推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培训促进转移和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这三项工作概括为“一体两翼”。

(10) 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了针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特殊支持政策,一是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二是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免书本费、免学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步伐。

(11) 2005年国务院在全国认定首批261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06年各省又认定了673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06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以优惠贷款重点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国务院扶贫办在信贷、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12) 2005年5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北京成立。作为上海全球扶贫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国际扶贫中心旨在成为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培训、交流和研究的平台。世界银行在中国《国别伙伴战略(2006-2010)》中明确提出“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提供支持”。

(13) 2005年12月9日,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将扶贫开发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起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贫困地区群众长期受益。

(14)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1958年6月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15) 2006年“雨露计划”全面启动,“雨露计划”相继纳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2006年工作要点》。

(16) 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明确将实施七项扶贫措施,完成“十一五”扶贫工作目标: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增加他们的收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基本完成14.8万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

(17) 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针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和金融政策。要求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的投入和信贷支持,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发育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

(18) 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做了兜底性的制度安排。

(19)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明确提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并明确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20) 2007年10月17日,“关注贫困,行动起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是全球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前身,论坛定于每年国际消贫日举办。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中国扶贫开发报告》。

(21) 2007年10月30日,首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此次论坛起到了推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倡议的中国-东盟扶贫部长级会晤机制、区域扶贫论坛机制、反贫困专题互访机制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论坛至今已举办六届。

(22) 2007年11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国务院扶贫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区备忘录”。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大对重庆市的支持力度,使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23) 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继续出台针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投资政策,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配套。

(24)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对反映云南省少数民族莽人、克木人生产生活困难的情况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当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牵头成立了由13个国家部委和上海市、南方电网、云南省参加的扶持云南莽人、克木人发展工作协调小组,指导支持云南省开展帮扶工作。

(25) 2008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综合整理现有扶贫思路及方式,正式提出“大扶贫”理念,成为中国减贫进程中的又一个标志。

(26)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大背景下的扶贫开发思路做出重大调整,要求将扶贫开发作为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27) 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决定优先实现“三个确保”目标,即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确保22个人口较少民族、重点县边境一线和革命老区的24649个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扶贫规划。

(28) 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针对当年年初波及南方13个省区市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初步建立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机制。

(29) 2008年9月25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出“中国将免除最不发达国家2008年底对华到期未还的无息贷款,给予有关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零关税待遇”等五项承诺。

(30) 2008年10月,国务院决定再次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期限,即从2009年起延续至2015年,并将资金总量从目前的每年2亿元增加到3亿元,这是国务院第三次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31) 2008年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工作会议首次以套开的形式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要求下一年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32) 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启动“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中央财政连续五年每年安排3.34亿元专项资金,采取“易地育人、易地搬迁”等九大措施,针对防病治病和扶贫攻坚,开展综合治理。

(33) 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34) 2009年初,国务院扶贫办与民政部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首批在13个省(区、市)的1-2个县进行试点。一年后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在总结一些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35) 2009年,为了尽快改善西藏部分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国家下拨2.2亿元专项资金,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将西藏现有的溜索全部改造成吊桥。据2008年统计,西藏全区共有84条溜索,涉及昌都、林芝、那曲和日喀则4个地区的20个县46个乡。

(36) 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将政策支持的重点转向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结合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

(37) 2010年7月13-18日,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贺词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会议通过了《亚洲政党关于扶贫事业的昆明倡议》。

(38) 2010年9月20日,由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机构合著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报告》(2010年版)发表,这是第四份相关报告。此前的报告显示,我国是最早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39) 2010年12月1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中共山西省委原书记胡富国连任会长。

(40) 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贫困地区水利建设制定了优惠政策,规定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41)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42) 2011年6月10日至15日,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主办的新世纪扶贫开发成就展在北京举办。展览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形象的大型图表、鲜活的现实场景,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历程。此次展览共接待观众近万人次。

(43) 2011年10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是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市)率先启动国家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位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44) 201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湖南吉首正式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截至2012年9月,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的武陵山、乌蒙山、秦巴山、滇桂黔、六盘山5个片区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并相继启动。

(45) 2011年11月29-30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两不愁、三保障”奋斗目标。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将国家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覆盖1.2亿农村扶贫对象。

(46) 2012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要求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有效衔接,把扶持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作为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根本手段。

(47) 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最新调整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其中调出38个,调入38个,总数仍为592个,这是11年内该名单首次调整。在调整重点县的同时,一些省份同时制定了鼓励重点县“脱贫摘帽”的政策。

(48) 2012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万名左右本科招生计划,面向国务院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贫困县的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

(49) 2012年10月底,国务院扶贫办公布《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3万个贫困村将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覆盖扶贫对象2191.8万人(按2009年各省、区、市的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占总人口的39.9%。

(50)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认为过去的五年中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报告提出今后要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