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黄土地上的“绿色奇迹”——甘肃省整合资金助农发展纪实

翠绿的菜地、茂盛的果林、郁郁葱葱的庄稼,如果不是偶尔瞥见远处几座略显贫瘠的黄土高坡,还真以为是到了地肥水美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这是记者日前在甘肃采访看到的一幕。通过政府主导、财政协调、部门配合,甘肃走出

翠绿的菜地、茂盛的果林、郁郁葱葱的庄稼,如果不是偶尔瞥见远处几座略显贫瘠的黄土高坡,还真以为是到了地肥水美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这是记者日前在甘肃采访看到的一幕。

通过政府主导、财政协调、部门配合,甘肃走出了一条“以县为主、全面推进,各级联动、纵横结合”的整合支农资金新路子,为甘肃农业强基础、农村促发展、农民得实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大丰收,2010年达到958.3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规划先行 以县为主

合力助推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甘肃省灵台县达溪河旁注式水库,记者一下车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远处,青山环绕;近处,水光灵动。看着记者一脸的沉醉,一旁的灵台县农发办副主任张灵科忙不迭地提醒记者:“这只是项目的一小部分。”他指着水库不远处的河道对记者说,“那也是项目的重要内容呢。你别看现在的河道平整开阔,庄稼繁茂葱郁,项目实施前,这里因长年旱涝更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为达到综合治理的标准,达溪河水资源项目不仅建设了两座水库,还修建了取水枢纽工程一处,新建水净化处理厂一处,并平整了河道附近的田地,维修了各类水渠,安装了输、配水管道等等。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工程,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是无法做到的。

在甘肃,所有的整合资金项目都是在规划的框架下进行的。该省在整合资金项目上坚持三级联动,以发展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筹资金。省、市、县三级都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规划,明确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年度重点项目以及项目内容和资金规模。每年再结合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当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规模、范围、方法、步骤等,以促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序开展。

甘肃省灵台县财政局局长李宝林至今记得,2007年,时任农发办主任的他为了做好项目规划,专门买了三套专业的水利教材,一套留给自己,两套给相关业务部门领导。一有时间他就拿出来研读,并跟相关业务部门领导沟通。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最后决定在达溪河上建立两个旁注式水库,这样既不影响下游的用水,还能具有防旱排涝的功能。水存在水库后,关键还是要用得上。因此又在水库旁设计了水净化处理厂,让人能喝得上;同时,在河道旁安装输、配水管道,让庄稼也能喝得上。李宝林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在水利部门都是一个创新,不少地方的水利部门还专门来向他们取经呢。

规划好了,如何实施是关键。按照规划设计,达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建水库是水利部门的事,饮水问题是水务局的事,河道土地平整是国土部门的事等等。以往,各个部门的项目都是由各个部门向上级对应的机构申请并独立实施,部门之间各行其是。这难免会出现撒胡椒面的局面,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甘肃在全省提出“以县为主”的整合模式,明确县级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者。按照“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原则,由县里统一组织研究制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规划和实施方案,统一组织确定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统一组织项目实施,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县里的统一组织和规划,2007年9月,达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工,200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8947万元,共整合5个部门7类支农项目资金。项目建成后,不但解决了达溪河川区2.9万亩耕地的灌溉和灵台三个乡镇3.5万人及县城的供水问题,而且有效治理了流域内15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问题。

纵横结合 多方联动

旱作农业大有可为

从兰州往陇东方向一路前行,沿途总能看到一簇簇新绿顽强地在干裂的黄土地上绽放。同行的财政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其中很多就是甘肃声名远扬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项目。用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的话说,这是甘肃支农资金整合实施项目中最成功也最彻底的一个项目。如今,这一技术已经在北方多个干旱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说它最彻底,是因为整合的水利、扶贫等各方面资金完全集中在财政,不再分部门下拨,并由财政直接下拨至项目,大大缩短了资金下达的时间,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武文斌说。

据了解,2004年,甘肃开始实施旱作农业项目试点,当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为458亩,2005年增加到3.02万亩,2011年将激增至1048万亩,其推广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效果之好,在全国单项农业技术推广史上都属罕见。

“现在靠这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上玉米后,真是省力又省心。”50多岁的陈桂香是灵台县西屯乡穆村人,说起全膜双垄沟播这样的专业名词,一点磕巴都不打。下午三点左右,按常规应该是干农活的黄金时间,但她却在家里不慌不忙地收拾庭院。她告诉记者,家里有20多亩地,去年一部分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不但产量由原来的每亩600多斤涨到1000多斤,而且秧苗一出,基本就没啥事儿了,只等到9月收割就行。

记者随后来到穆村村头,果然,一大片开阔的玉米地里空无一人。一垄垄地膜,如一条条银色缎带撒落田间;碧绿肥硕的玉米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一旁的西屯乡乡长王立平告诉记者,这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抗旱。它等于帮农民挖了眼集雨窖,只要下一点小雨,就能把雨水聚集在地里,保住土壤墒情。

实施项目,整合资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至关重要。武文斌向记者介绍,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统一采购。项目定了以后,所有相关的资金全部集中在财政部门,由政府统一采购地膜,并由厂家直接发送到项目县、乡。二是分工明确。财政管钱,业务部门管技术。三是第三方督查核实。项目任务完成如何,委托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对项目区进行抽样验收,省委还专门请民主党派同志到不同项目点走访了解实情,并做出评价。四是实行双轨承包制。党政领导干部包的是项目面积的落实,农牧厅包的是技术,责任明确。一旦哪方面任务没完成,由省委组织部门召集相关领导进行约谈。

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下,甘肃旱作农业整合的资金量也日益加大,而这得益于甘肃省建立的“纵横结合”整合机制。纵向方面:省级财政年初将整合资金项目情况、项目申报指南和资金计划额度下达各地,并以“打捆”、“拼盘”、“合并”等方式统筹安排分配财政支农资金,为市州、县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市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省上具体要求,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目标任务,切实落实工作措施,并支持和督促县市区推进整合工作;县市区根据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突出重点,集中使用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努力做大资金整合规模。横向方面:在各级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与涉农部门之间以及涉农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使用的协调沟通机制,提高整合成效。

2010年,仅旱作农业项目,甘肃省级就筹集资金2.4亿元,这也是甘肃去年8个重点整合项目中整合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项目。数据显示,自项目实施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增加。应用旱作农业技术种植玉米亩净增收益380元左右,推广区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人均增收450元左右。

源头整合 强化组织

“同乘一辆车,各坐各的位”

刚刚跨入6月,记者就在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看到,一个个大拱棚里,层层叠叠的青椒已经挂满枝头。通过整合资金,全乡建成多个蔬菜产业园区,农民想种什么菜,不用再看天行事。

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不是什么资金都能整合在一起。甘肃要求,从源头上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项目使用范围、资金性质相近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从部门预算编制和资金安排的源头抓起,扩大资金整合范围,拓宽资金整合渠道。同时,按照“同乘一辆车,各坐各的位”的资金管理使用原则,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严格划分资金整合与挪用的界限,做到整合工作到位不越位,坚决杜绝借整合资金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

据汭丰乡乡长吕欣介绍,从2007年开始,该乡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支持蔬菜产业开发。目前,全乡已建成蔬菜产业园区7个,建成日光温室180座、中拱棚1408座、大拱棚20座,带动发展露地蔬菜4000多亩,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7.%,为群众致富增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整合后的资金,还要加以规范使用。为此,甘肃要求加强资金整合的组织领导。逐步建立政府负总责、财政部门以管理资金为主、涉农部门以管理项目为主、监察部门以监督为主的工作机制。

平凉市财政局副局长杜勤科告诉记者,该市按照省里要求,专门成立了整合财政项目资金领导小组,并在市财政局设立办公室,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还建立了部门分工协作工作机制。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和现场办公会,研究和解决整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的推进。

据了解,今后甘肃整合资金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今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又转发了《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意见》和《2011年省级整合支农资金支持重点农业项目实施方案》,这也标志着甘肃省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由点到面,由试点向全面推行的重大转变。今年全年,省级财政部门支农整合资金约22.22亿元,比上年净增加9.82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79.2%。资金投放涉及11个大项目、9个部门,是历年整合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甘肃省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步伐,正逐步迈得更大、更有力。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何建红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