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秭归通长江通——湖北秭归打造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纪实

三峡大坝拥堵成常态金秋的三峡水库,宽阔壮美,满载客货的巨轮往来如织。“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回溯往昔,川江航行曾以险、难著称。“那时,重庆至宜昌江段水流急、滩险多、航行困难、通过能力很低。

三峡大坝拥堵成常态

金秋的三峡水库,宽阔壮美,满载客货的巨轮往来如织。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回溯往昔,川江航行曾以险、难著称。

“那时,重庆至宜昌江段水流急、滩险多、航行困难、通过能力很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三峡办副主任郭涛介绍,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上游600余公里江段航运条件显著改善。长江上游单向通过能力扩大了5倍,水运成本降低了36%左右。

但是,随着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日益成为黄金水道建设的一个“瓶颈”。

三峡船闸的设计通行能力目前为每年双向通行1亿吨。据统计,2011年,三峡船闸实际双向过闸量已突破1亿吨,比预计的2030年达到设计能力整整提前了19年。到2013年,三峡船闸实际过闸量已突破1.2亿吨。

相关报告显示,目前三峡船闸过闸船舶年待闸率达71%、年平均待闸时间18.07小时,年最长待闸时间达801.67小时。特别是每年3-5月三峡船闸检修期间和7-8月长江洪水期,三峡船舶拥堵程度达到了顶峰。

2013年,长江干线完成货物通过量19.2亿吨,同比增长6.7%。其中近一半货运量要穿行三峡大坝。

随着过闸运量的快速增长,船舶待闸时间明显延长,过闸船舶积压成为常态,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成为影响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三峡升船机投入运行、对短线客运实行翻坝转运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但从目前执行情况看,此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势在必行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公里,长江航运承担着沿江85%的煤炭、85%的铁矿石、中上游90%的外贸运输量,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运具有运价低、耗能低、排放低、运量大的“三低一大”优势,是最环保、最经济、最节能的运输方式。如今,昔日沸腾的“黄金水道”似乎有些沉寂,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远远没有充分发挥。

今年6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干线过江通行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

此举表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已上升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而要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打通“肠梗阻”首当其冲。

湖北秭归,位于川鄂咽喉,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正所谓“秭归通则宜昌通,宜昌通则长江通”。如何解决三峡大坝碍航?有两种方案,修建三峡第二船闸和建设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据记者了解,“修建三峡大坝第二船闸”方案,初步考虑在三峡船闸北侧新增双线船闸,使三峡大坝年双向过闸运力提高1倍,目前尚处于研究论证阶段。

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和人士认为,开辟三峡新航道从项目论证、设计、施工到建成,至少需要15-20年,远水难解近渴;根据相关部门对水运新航道方案的初步探讨,总投资需500亿元,大搬迁对移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对生态环境也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此外,修建第二船闸需要在宜昌境内再开凿新的人工河,河道宽占地大,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的产业布局形态也将产生制约影响,不利于宜昌未来的发展。

所谓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是建设以挖潜现有船闸通行能力,配套铁路、公路、管道等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此来解决三峡船闸运力不足,实现畅通三峡。

与修建第二船闸相比,建设该运输体系投资小、见效快,更容易控制风险。据测算,该方案论证及建设周期约为5年左右,远远少于新建第二航道;总投资为290亿元,仅为开辟新航道费用的42%。

更为关键的是,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有效满足三峡枢纽过坝需求。该体系由船闸过闸、铁路翻坝、公路翻坝、管道运输组成。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既有船闸能力可提升至1.6亿吨,管道承担1028万吨过坝运量,公路承担2330万吨,则远期过坝总需求2.75亿吨还缺口8160万吨。而铁路作为大能力环保的运输方式,其可承担货运量高达1亿吨。

翻坝物流产业园应加快建设

据权威部门预测,2020年三峡航闸水域双向货运量将达到1.63亿吨,2030年将达到2.4亿吨,2050年将达到2.64亿吨。三峡过坝货运量将有一半以上由翻坝转运来完成。

和巨大的需求相比,目前,秭归港区茅坪作业区的集疏运分流转运能力和配套服务已经不足,建设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被提上议事日程。

记者日前在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工地现场看到,园区目前还在建设阶段,挖山碾地如火如荼。

园区负责人马国平介绍,产业园于2010年正式动工建设,划控制面积为10平方公里,沿长江由西向东依次为疏港铁路站场、货运港、客运港和沿江景观带,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服务于三峡翻坝运输,该产业园的建设将成为三峡翻坝转运的重要中转和集散中心,成为渝东鄂西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通道的“根据地”“桥头堡”。

2013年,湖北省也把建设翻坝物流园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秭归县财政局局长宋俊华介绍,目前因为资金等方面问题,工程进度整体有些滞后。80亿的投资对于秭归不是小数目,2013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就6.2亿元。

“物流园区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限长。截至目前,三峡翻坝物流园区建设已共计投资15.5亿元,是秭归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倍多,财政不堪重负,难以为继。还有一个应该从政府层面加强与上下游地区的区域分工和合作,依靠县一级力量难以推动,不能形成合力。”

秭归县县长卢辉表示,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建成以后,湖北与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通道将更加通畅。预计2030年以前,上游地区货运物流量将会持续保持约20%的增速发展,将为沿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选择走长江水运的货物大部分在重庆汇集后入江,三峡枢纽过闸总运量中,重庆港货物占82%,四川港口占11%,湖北港口占7%。

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建成以后,将进一步完善秭归港翻坝转运体系,促进三峡翻坝转运的提速提效。仅以商品车为例,目前每天通过秭归港下行的重庆长安系列车约1400辆左右,全年近50万辆,每天通过秭归港上行的湖北东风、上海大众系列商品车约300辆左右,全年近10万辆。

201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相关文件,在秭归境内修建三峡宜昌江南疏港铁路,项目建成后,上、下行货物将在秭归港实行水、陆、铁多式联运分流,不仅能大大提高翻坝转运能力,而且将极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湖北宜昌市枢纽港相关人士表示,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全面流通和发展,将强力推动相关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一批新的增长点,带动一大批移民就业。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记者 李忠峰 林毓卿 通讯员 谢作材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 精华数据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